四种情况别犹豫快就医
急性冠脉综合征:突发胸闷、胸痛,大汗淋漓,面色苍白,持续不缓解等。
:呼吸困难、夜间不能平卧、尿量减少、下肢水肿等。
心跳过快/过慢:正常心率在60-100次/分,心率过快或过慢都会引起血压的改变,并且出现头晕、胸闷、气短、、心悸等不适。
急症:血压突然和显著升高(一般超过180/120mmHg),伴有脸色苍白、烦躁不安、多汗、心率加快等。
前这些准备要做足
症状较轻可自行去医院,不要以为挺一下就会好,有时挺着会发生心梗。症状很重时要立即打120,到医院急诊,千万不能自己忍着胸痛去医院,这样会耽误急诊处理的黄金时间。
前一天要好好休息,不能熬夜,不能吃大餐,不能做太多运动,当天早上好不进食,、血糖、心肌酶谱、血凝指标等检查需要空腹。
时要向医生详细陈述发病症状、家族病史、发病诱因、基础病史、以往用药情况、过敏史及一些不良反应。
远离,从控制好血压开始
作为常见的,若不当,可引起严重的脑卒中和心肌缺血事件,甚至可能危及生命。冬季,寒冷刺激使人体外周血管收缩,一方面增加循环阻力,另一方面减少汗液蒸发,同时,由于血流速度减慢,血流量相对下降,排尿减少,上述多重因素导致动脉血管阻力增加及血容量增加,导致冬季血压升高。想到冬季的特点,患者需要在冬季做到尽早使血压达标,方能远离心脑血管疾病。
虽然冬季血压有一定程度的升高,或较难控制,但患者也无需过分担心,或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。因为精神上过分紧张,也是升的不利因素。人群只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生活及用药细节,就能使血压平稳,安全过冬。
注意饮食。高钙、高纤维素饮食,是的基石。
补足水分,降低血液粘滞度。冬季是一年中比较干燥的季节,加上冬季供暖,房间内空气湿度不够,都是升高血液粘滞度的因素。患者须时常提醒自己注意补充水分,降低血液粘滞度。
运动要适当。冬季户外寒冷刺激是升的不利因素,人群宜减少户外运动,晨练选择在上午10时以后,做好准备活动,逐渐热身。不宜做剧烈运动,可选择散步、行走、小跑、太极拳、健身操等温和的运动方式。
注意监测血压。冬季更要定期复查,谨遵医嘱,稍频繁地监测血压。做到对血压心中有数,才能更好地控制血压。
切忌自行增减药量。自行增减药量有危险。一般患者由于缺乏的医学知识,很难正确把握用药原则,若擅自轻率增大药剂量,容易将血压在短期内降得过猛或过低,导致心、脑、等重要缺血、缺氧,造成严重后果。
切忌随意更换。首先,不可以过快,一般4周左右达标比较合适;另外,目前临床上提倡并使用较多的长效药均能持久、平稳,且副作用少,也不存在耐药问题。
马鞍山护理院小编为您介绍:冬季注意居室通风 “护心脑”防
冬季严寒,人体血管遇冷收缩,正是发病的高峰期。糖友同样容易发生各种心脑血管意外事件,如心梗、卒中等。人发生的概率比非患者要高2-4倍,而发生心梗的概率和人发生心梗的概率近乎一样。
因此,糖友不但要控制好血糖,还要控制可能增加心脑血管意外在内的各种危险因素,预防并减少的相关,日常要注意做以下“功课”:
1.冬季也应遵医嘱服用相关的抗糖、、调脂、抗凝等,保持血糖、血压、水平达标;
2.饮食有度,不要暴饮暴食,保持健康体重;
3.注意保暖,避免严寒骤然刺激;
4.保持大便通畅;
5.戒烟限酒。
另外,冬季为了防寒,人们通常会开着暖气、门窗紧闭,对病菌的滋生和传播有利。而患者比普通人群更容易出现,冬天也莫忽视居室的通风、换气,以助减少室内空气的病菌浓度,预防。